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优质护理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感染的护理以及观察展开总体的概括,得到预防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预防感染,强化心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可以无阻碍的度过难关,完全痊愈出院。以下内容就是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真实感受[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迅速衰竭导致全血细胞极度降低被很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发展的速度快,预后、诊断1年后自然病死率达到82%~92%,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或出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全部都选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入住本院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38例,年龄17~67岁。患病的时长通常为3~17个月。
1.2方法护士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展开临床观察,根据其特征,首要利用保护性隔离护理,其次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进行多种护理方式,辅助医生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结果。针对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于对照组38例运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2]。
1.3护理方案
1.3.1入院护理患者到患病区域时,相关负责护士在给患者办理相关手续时要热情,带患者了解其所在区域情况。若患者及家属有疑惑,工作人员要进行认真解答,态度要良好,细心介绍患病区的要求及入住医院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行动上有障碍的患者护士要主动帮助,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患者隐私。
1.3.2提高活动耐力依照患者的贫血轻重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法:①观察患者活动耐力的生理耐受情况,及时指导患者休息或改变活动的多少;②输血或输红细胞以及给予推动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增强耐力,改变缺氧;③急性患者卧床休息,可大大降低内脏出血;④慢性型轻、中度贫血者应合理的休息,避免劳累,减低氧耗;⑤病情稳定后,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作日常生活计划,指导患者恰当的活动[3]。
1.3.3预防保护性隔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机体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极易出现感染的状况,要对其进行间接性的保护,即隔离。保证周围的环境是经过消毒的。尽量开窗通风3~4次/d,时长为20~30min/次,可大大降低细菌量。在医院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无菌的观念,并且要时刻贯彻这一理念,可以在病房内种植一些植物,净化空气。患者家属进行探视时一定要消毒,用肥皂洗手时间要在15s左右甚至更长,以便能够彻底清除细菌,洗手超过2遍即可达到医院感染的控制标准。
1.4统计学方法处理所有数据全部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38例中满意31例(81.6%),一般满意7例(18.4%),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38例中满意20例(52.6%),一般满意5例(13.2%),不满意13例(34.2%),护理整体的满意率为65.8%。观察组的满意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
伴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环孢菌素A的联合运用,协调造血因子治疗及隔离病房的应用,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逐渐加大,有效患者比例可以达到100%。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造成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病情发生特点是发病迅速、病症情况有些严重、病死可能性很大,感染以及出血是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4]。
综上所述,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针对性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对应良好的护理服务,适时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心理帮助及健康知识普及,时刻注重预防感染及出血,认真照顾,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患者可提前痊愈,在临床推广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9(1):32.
[2]刘媛,秦晶,彭.护理干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防感染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13,31(34):2432-2433.
[3]许文静.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1):628-629.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1】。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多见的类型,其病情轻重不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除了补充铁剂外,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速度。选取我科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83例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83例,其中男为25例,女为58例;年龄在13-46岁间,平均年龄在27.6±2.8岁间。观察组为83例,其中男为32例,女为51例;年龄在10-54岁间,平均年龄在30.4±2.4岁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等临床症状,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自觉工作能力下降,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80克左右为宜【4】;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1.2.2.3药物护理
患者在服用铁剂时,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的吸收;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1.2.2.4健康教育
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5】。
1.3观察项目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观察组8366(79.5)15(18.1)2(2.4)81(97.6)
对照组8345(54.2)20(24.1)18(21.7)65(78.3)
X?3.2343.2453.2393.304
P值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满意(例)基本满意(例)不满意(例)总满意度(%)
观察组8371(85.5)11(13.3)1(1.2)82(98.8)
对照组8347(56.6)19(22.9)17(20.5)66(79.5)
X?0.3440.3720.3650.386
P值
3小结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有铁2g【6】。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因此,预防是关键,对婴幼儿,应及早添加富含铁的食品,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通过我科的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MarkusKosch,UdoBahner,HelgaBettger.ArandomiredControlledParallel-grouptrialonefficacyandSafetyofironSuCrose(Venofer)Vsirongluconate(Ferrlecit)inhaemodialysisPatientstreatedwithrHuEpo[J].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2001,239-244.
【2】王颖,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4):532-533.
【3】AiYun,ShiYan-qin,Effectsofentiretynurseryfortheoldageirondeficiencyanemiapatients[J].ChineseJournalofAestheticMedicine,2012,21(z2):632-635.
【4】练玉颖,罗艳,临床路径在缺铁性贫血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09,167-168.
【5】XuYu-hong,JinRui-juan,EffectofhealtheducationwithtranstheoreticalmodelonIDAtherapyinpregnantwomen[J].ChineseJournalofWomanandChildHealthResearch,2014,02,374-376.
贫血患者的护理范文篇3
1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法
1.1地中海贫血重型患者手术治疗方法
通常而言,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
会时常出现溶血现象,对此,临床诊治医生需对地中海贫血患者实施输血治疗.若是患者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经常输血可能会造成继发性血色病,针对此种境况,则需要采用别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给应该给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采用铁螯合剂,促进重型β地中海贫血铁的排出.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僵硬并伴有膜损伤,红细胞在脾内破坏,引起溶血,脾超出常规大小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此外,有条件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尝试用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此外,铁螯合剂也是地中海贫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使用过程中会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医护人员应慎用。
1.2地中海贫血重型患者的药物辅助治疗溶血危象是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现象,除了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之外,医护人员可以尝试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药物防御.需要注意的是,地中海贫血虽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控制地中海贫血病症,但是患者用药必须遵循相应的药物原则,按照地中海贫血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按部就班的药物匹配.
2地中海贫血的药物治疗研究方向
2.1一般治疗地中海贫血患者应注意个人休息和饮食营养,医护人员在给其服用药物的时可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此外,保持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和空气清新,并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尽力减少地中海贫血患者感染因素。
2.2输血治疗对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是当前来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治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对地中海贫血患者实施输血治疗时,需注意的是红细胞输注仅适用于中间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不可用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医护人员应从发病治疗早期,就对其实施中、高量的输血治疗,便于地中海贫血患儿生长发育期尽量接近正常,避免地中海贫血患儿在之后出现骨骼病变.具体的方法为:首先医护人员向地中海贫血患者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使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达120~150g/L;然后每隔14~28d向地中海贫血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10~15ml/kg,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能保持在90~105g/L以上.但是此种地中海贫血治疗方法,极易造成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血黄素沉着症,对此,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加入铁鳌合剂辅助治疗,共同改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病症.
2.3铁鳌合剂针对铁螯合剂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治疗,一般情况下是在给地中海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1年之后,根据患者体内铁含量的多少,对其进行铁螯合剂辅助治疗.比如SF1000μg/L,就需要使用铁鳌合剂进行地中海贫血临床病症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为去铁胺、地拉罗司等.给地中海贫血患者注射去铁胺每日25~50mg/kg,每晚1次,连续皮下注射12h,每周5~7d,坚持长期应用.虽然去铁胺副作用不大,只是偶尔情况下地中海贫血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然而,一旦长期给地中海贫血患者使用,患者很可能会白内障和长骨发育障碍.对此,医护人员可将维生素C与铁鳌合剂联合.2.3手术治疗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骨髓移植,或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为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医护人员能找到彻底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事先进行HLA配型,对此,医护方面应着重对HLA相配的造血干细胞的多渠道宣传,一旦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方面能第一时间找到符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避免延误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
3地中海贫血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3.1珠蛋白肽链基因调控剂在人体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的珠蛋白肽链基因会呈现不同的开启和关闭形式,用于调控血红蛋白四聚体组合发展的不同形式.比如,胎儿期主要是为HbF,在胎儿出生六个月之后一直到其成年,其血液中红细胞的组成主要有三种血红蛋白分别是HbA、HbA2以及HbF,其含量分别是HbA95%、HbA2在1.0%~3.5%之间,HbF<2%.按照这个标准,对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相应的输血治疗,但是要建立在患儿可承受的范围内.γ肽链基因活化剂能有效激活β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原本关闭的γ基因,促进γ基因的急剧增长,使得新合成的γ链取代有缺陷的β链,而且γ基因还能与过剩的α链构成HbF,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同时可以减轻α链包涵体,进一步改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
3.2多功能干细胞移植虽然地中海贫血危害很大,临床上常用的定期输血和去铁治疗治疗费用高昂,因此在近些年的地中海贫血治疗中,科学家将目光“瞄准了近年来兴起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通过对成体细胞进行重新编程,从而使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项目组将把病人皮肤细胞等体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系,然后通过致病基因的原位修复,进一步分化成有功能的血液干细胞,最终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移植治疗,从而根治地中海贫血病.
【贫血患者的护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精选]重阳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3
放风筝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6-12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7篇) 2024-05-30
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心得体会(整理2篇) 2024-06-17
贫血患者的护理(收集3篇) 2024-06-17
摸螺蛳作文(整理7篇) 2024-06-17